華爾街本周的交易如同失去羅盤的航船,每次反彈都步履維艱,每次回升都遭遇拋售。
經歷科技股連日暴跌、市值蒸發數千億美元后,抄底資金試圖在收盤前穩住大盤,但市場瀰漫的不安遠多於信心。
美聯儲會議紀要提醒人們,鮑威爾執掌的美聯儲仍在以狹隘的目光盯着通脹,而交易員更擔憂的卻是就業問題。美聯儲對通脹持鷹派立場之際市場卻憂慮就業增長,堪稱風險資產的致命毒藥,這種政策組合實在難言樂觀。
科技巨頭承壓
科技股作為推動今年美國股市上漲的「引擎」已經開始倒車。新一輪拋售潮中,投資者紛紛清空那些曾在春季推動股市反彈的超級巨頭股票。估值畸高、AI焦慮、夏末獲利了結等等,很難歸咎於單一原因,但有時市場崩跌不需要頭條新聞催化,只需要倉位過度集中在某個方向。
更深的悖論在於:美聯儲似乎準備在經濟上升期降息。美聯儲在市場高位實施寬鬆政策,這種違背常理的操作與AI驅動的資本支出激增相結合,本應形成看漲格局。如果只看背景的話,流動性充沛、增長穩健、硅芯片承諾提升生產效率等讓發展前景看起來非常廣闊。但八月資金流動動態已然降溫。財報季落幕,降息預期已被市場消化,系統性策略(商品交易顧問、波動率控制、風險平價)倉位接近飽和。
隨着股票回購的減少和9月份波動逐漸逼近,股市傾向於下行。這令交易員陷入經典困境:逢低買入還是退場觀望,等待更清晰的九月入場時機?在看似向好的格局中拋售雖違背直覺,但正是這種矛盾使得獲利了結成為當前更高概率的選擇,即當所有人都充滿疑問卻找不到答案時,落袋為安才是明智之舉。
AI風險無疑是宏觀層面的最大變數,也是市場的頭號威脅。但將拋售歸咎於麻省理工的研究報告未免牽強——科技股早已估值見頂,市場選擇在宏觀環境敏感時期放大這份報告的影響,實有斷章取義之嫌。
AI概念既是盾牌也是利刃:四月以來推動科技巨頭上漲50%,卻讓大盤變得弱不禁風。DeepSeek負面新聞、一季度質疑聲、市場飽和擔憂等,這些顛簸足以印證其脆弱性。
驚人的AI資本支出如今在宏觀層面顯現:科技設備和軟件支撐上半年大部分GDP,數據中心建設規模即將超越寫字樓。經濟正圍繞服務器機架而非摩天大樓重構,這意味着其他經濟領域將遭受擠壓。
然而九十年代末的幽靈仍在徘徊。當年利潤率壓力和結構性失衡已敲響警鐘,如今這些信號被AI狂熱所掩蓋,估值卻發出震耳預警——特斯拉市盈率逼近200倍,英偉達達60倍。大批軟件企業可能無法挺過ChatGPT的下一輪迭代。AI確實具有變革性,但並非每隻蹭熱點的股票都能笑到最後。
市場正處於轉折點:流動性與增長形成支撐,季節性因素和過度持倉卻投下陰影。如同河牌揭曉前的撲克局,所有人已全數押注,靜待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亮出底牌。夏季漲勢漸顯疲態,秋日考驗正迎面襲來。
美元受阻:特朗普向美聯儲施壓引發震蕩
本周三(8月20日),當特朗普總統要求美聯儲理事麗莎·庫克辭職時,美元應聲下跌。本已對美聯儲政治干預高度敏感的匯市再度震蕩,任何威脅美聯儲獨立性的風聲都會觸發自動賣出機制,算法驅動的拋售來勢洶洶,但隨着FOMC會議紀要顯示上月僅有兩名政策制定者支持降息,跌幅逐漸收窄。
問題不僅在於庫克在密歇根州和佐治亞州的房貸被捲入政治漩渦,更在於市場普遍擔憂特朗普正試圖加強對美聯儲的控制,甚至有傳言稱其考慮直接解僱庫克。外匯市場對此類戲碼再熟悉不過:美聯儲獨立性受威脅從來不是小事,交易員們會本能地拋售美元,唯恐貨幣政策淪為白宮的政治工具。
特朗普長期抱怨鮑威爾降息步伐遲緩,金融界已在押注五月鮑威爾任期結束后,特朗普可能任命更鴿派的接班人。但微妙之處在於:即便失去主席職位,鮑威爾仍可留任理事,這意味着特朗普讓美聯儲全面轉向鴿派的能力,或許比表面看起來更受限。這種制衡風險緩和了市場的焦慮。
眼下交易員不得不在政治博弈與市場機制間尋找平衡。盤面顯示算法嚴陣以待——每當「特朗普」與「美聯儲獨立性」同時出現,美元必遭衝擊。但真正的較量在於誰將主導2025年的利率走向:是鮑威爾的穩健掌控,還是特朗普推動的更寬鬆貨幣政策。在此之前,每則頭條新聞都如同在外匯交易大廳擲出又一顆灌鉛骰子。
油價因庫存下降上漲,但和談陰影令交易員如履薄冰
原油走勢似乎試圖擺脫更廣泛的避險情緒,WTI憑藉美國庫存大幅下降艱難攀升。北京時間8月20日公布的API數據已指明方向,而EIA用600萬桶的驚人降幅予以確認,這是自六月以來最大單周降幅。就目前而言,基本面信號比宏觀陰霾更為強烈。
但這並非純粹的上漲。地緣政治陰影籠罩着整個原油曲線。特朗普最新推動的俄烏衝突調停舉措,曾短暫引發俄羅斯原油實質性重返全球市場的擔憂,動搖了制裁體系的束縛。僅此類傳聞就足以讓石油交易員神經緊繃,但昨夜莫斯科方面給即將召開峰會的說法潑了冷水,外交部長公開淡化談判前景。對原油而言,和平溢價來得快去得也快。
其中細節值得品味:儘管美國產量緩慢回升且鑽井平台數觸底,商業原油庫存仍在下降。作為WTI期貨交割地的庫欣庫存連續第七周上升,這抑制了期現價差擴張。汽油庫存下降表明美國駕車族燃油需求依然旺盛,而餾分油庫存上升則暗示需求分化。但核心結論明確:本周原油供需平衡趨緊,價格獲得支撐。
難題在於未來走勢。剔除短期噪音后,長期曲線依然承壓。期貨年內跌幅仍超10%,市場正為2025年的供應過剩做準備,OPEC+原油將回歸,特朗普的關稅機器正在引發全球需求疑慮。交易員將當前庫存下降視為喘息之機,而非趨勢反轉。
原油市場因此陷入雙重敘事困境:保持價格韌性的短期基本面,與傾向悲觀的中期前景。眼下交易員樂於逢低買入,但真正的考驗將在和談或政策轉變重塑供應格局時到來。在此之前,油價反彈不像是看漲格局的起點,而更像是一個更大的看跌格局中的戰術性逼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