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利好環球

財務

打開
返回

避險資產失靈!美債暴跌會否迫使美聯儲緊急降息?

智昇 資訊
2025-04-09 16:41:17
周三(4月9日),全球債市迎來新一輪拋售潮。10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4.20%,創兩個月新高(注:收益率上漲=債券價格下跌);30年期英國國債收益率飆升至1998年以來最高水平,德債等核心歐元區債券亦跟隨美債走勢上行。與此同時,美元指數走弱,黃金雖日內反彈但周線仍承壓。市場避險邏輯出現罕見分化——傳統避險資產美債的拋售(債券價格下跌)與股市暴跌並存,反映出投資者對政策不確定性與流動性風險的深度焦慮。

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

美債拋售的核心動因:從「避險失靈」到政策困局
此次美債市場的異動並非單純由利率預期驅動。儘管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言論加劇經濟放緩擔憂,但美債收益率不降反升(債券價格下跌),暴露出三大結構性矛盾:

1. 流動性擠兌與槓桿平倉
近期市場波動已觸發類似2020年3月的「甩賣求現」情境。對沖基金基差交易(規模約8000億美元)的強制平倉加劇拋壓,10年期美債期貨波動區間達35個基點,為二十年來罕見。追加保證金需求迫使投資者減持流動性最好的美債頭寸(賣出債券導致價格下跌),形成「下跌-拋售-流動性枯竭」的負反饋循環。某大型銀行交易員透露,部分機構甚至轉而拋售日債等盈利資產以填補美債虧損。

2. 通脹預期與政策錨定失效
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鷹派表態削弱了市場對緊急降息的期待。摩根士丹利等機構已修正預測,認為美聯儲年內可能按兵不動。關稅推升進口成本的預期進一步強化通脹黏性,10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近期攀升12個基點。正如某對沖基金負責人所言:「當通脹可能重返4%時,債券的避險屬性自然瓦解。」(注:通脹預期上升→債券拋售→價格下跌→收益率上漲)

3. 地緣政治溢價與美元信用損耗
美國財政部試圖壓低長端收益率的操作遭遇市場反噬。外國投資者連續減持美債(賣出債券導致價格下跌),部分源於對「美國治理結構負面趨勢」的擔憂(知名機構高盛語)。俄烏局勢疊加特朗普關稅言論,加速了全球央行分散美元資產配置的進程。掉期價差收窄顯示,中長期外資拋盤是此輪美債收益率上行(債券價格下跌)的關鍵推手。

美聯儲的困境:降息窗口正在關閉?
當前市場定價反映的降息預期已從年初的75個基點縮減至25個基點。但需注意兩個矛盾信號:
經濟數據分化:儘管製造業PMI疲軟,但就業市場仍具韌性,核心PCE環比連續三個月高於0.3%;
金融條件收緊:30年期抵押貸款利率突破6%,企業債利差走闊至年內高位,實際利率上行已開始抑制經濟活動。

若美債拋售(價格下跌)持續,美聯儲可能面臨「三元悖論」:
1. 維持高利率以對抗通脹 → 加劇債務滾動壓力(美國財政部年內需再融資2.4萬億美元);
2. 干預市場提供流動性 → 放大資產負債表風險;
3. 提前降息 → 犧牲通脹信譽並引發美元貶值。

市場影響展望:美元、黃金與風險資產的再定價
美元指數:短期受避險資金迴流支撐,但中長期或因美債吸引力下降(收益率上行但外資持續拋售)及「去美元化」趨勢承壓。需關注歐元區債券收益率同步上行是否改變利差格局。
黃金:實際利率上行壓制金價,但若美債市場流動性危機惡化(債券價格暴跌),黃金或重現2020年3月與風險資產同步下跌后的快速反彈。
美聯儲政策路徑:6月議息會議前,若10年期收益率突破4.5%(對應債券價格進一步下跌),可能迫使美聯儲通過口頭干預或重啟QE「隱形化」操作(如擴大回購工具規模)。

當前美債市場的動蕩已超越傳統經濟周期框架,成為政策信用、流動性結構和地緣風險的綜合試金石。歷史經驗表明,當「避險資產」自身成為風險來源時(債券價格與收益率反向波動),市場往往需要更劇烈的出清才能重建平衡。未來一個月,投資者應重點關注美國財政部發債計劃調整、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變動及主權資金流向,這些因素將決定美債收益率是階段性見頂(債券價格止跌),還是開啟新一輪「熊陡」周期(收益率繼續上漲/債券價格下跌)。
分享至:
上一篇

突破下降楔形后,澳元/美元刷新近五年低點,超賣信號隨之而來

血色財報季:美國銀行業凜冬將至的三大生死劫

下一篇
投資現在 成就未來
24x7
客戶支援
30+
交易產品
100+
每天行情分析
成為百利好專屬會員
免費體驗產品交易

自主交易及防詐提示:交易潛在風險,操作必須謹慎。確保交易自主,時刻妥善保管賬號及密碼,杜絕第三方操作。 了解更多

在線咨詢
下載APP
智昇直播
返回頂部